前天晚上我还在跟我的王昭君拼命,有个小伙伴突然发了这样一份东西给我,《昆明城投专家会议纪要》,里面写了不少关于……城投债的坏话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或者某些人认为是坏话。
没想到今天一早,昆明国资委就出面辟谣了,说这东西是不实信息传播,辟谣的速度之快令人瞠目结舌。
不过有意思的是,只声明谣言,又不让派出所抓人,这个操作就让人感到非常违和,和去年热带雨林事件,或者上海那几个散播要封城的人待遇完全不同。
那么《昆明城投专家会议纪要》里面到底说了什么敏感问题呢?
我不敢把文件直接贴在文章里,不过我可以大概总结一下:
一,城投债资金兑付困难,东拼西凑才正好兑付上一轮债务,下半年还有200亿标准债要集中兑付,省里可能不拨钱。
二,之前还债的钱不少都是上海出的,直接要钱,连抵押资产都不用给,但是上海去年因为口罩的原因钱没打过来,所以导致现在资金缺口很大。
三,云南某城投公司出问题的主要原因是项目造血能力弱,政府补贴没到位,导致投资人不愿意继续投资。
四,卖地和银行借贷都没办法解决问题,相关单位已经三四个月没发工资了。
五,很多专项债被用于还旧债。
六,上面明确说不允许有任何一笔标准债违约。
总结下来差不多就这六点,还有一些细枝末节的东西,无非就想表达,没钱,还债有困难。
其实昨天晚上我看到这份东西,一点都没觉得惊讶,全国各地的城投债有问题已经是人尽皆知的秘密,无非哪个时间,哪个城市先点燃第一炮罢了。
何况这份《城投专家会议纪要》里面涉及到城投,财政,债券,社保,银行,上交所,土拍方方面面,我当时根本没往造谣的方面想。
因为非常全面,而且很有深度,甚至具体到某一特定城投的融资过程和细节。
你跟我说这是杜撰的,是虚构的。
好吧,我只能说有可能,虚构的人水平真的很高明。
这倒是让我想起恒大在爆雷前流出一份《关于恳请支持重大资产重组项目的情况报告》求救信,里面的细节,面临的问题表述得清清楚楚,最后还盖上了恒大的红章。
最后恒大出面公开辟谣,说这封求救信是假的,是谣言。
这就让人很震惊,把恒大的问题写得那么细,你居然辟谣说假的?
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,看看恒大现在,再看看当时的求救信和辟谣,到底谁才是谣言?
所以昆明这事情吧,姑且认为这份东西是谣言,但昆明的财政状况的确不容乐观。
根据昆明市财政局数据,2019年昆明政府性基金收入(以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为主)达到956亿元高峰,此后由于土地成交量下降,2020年这一收入降至737亿元,2021进一步降至451亿元,2022年更是受房地产市场下行影响导致国有土地出让收入大幅减少,这一收入仅146亿元,同比下降约68%。
2023年1月到4月,政府性基金收入仅为34亿,其中还包括2,3月份的一波房价大涨。
仅仅5年,卖地收入就从千亿级别跌到百亿,冲击巨大。
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2019年的630亿下降到2022年的505亿,但地方债务余额却高达2231亿,广义负债率上升至81.5%。
需要注意的是,这些只是地方债务,还没算上平台债务。
所以昆明的困难是既定事实,在没有新的收入来源之前,借新还旧是必然套路,问题就在于还能不能借到新钱。
其实不单单昆明,包括贵阳,兰州这类已经发生过城投债技术性违约的城市,乃至全国各地,大家的情况都差不多,这些钱借来搞基础建设,成为了我们口中的基建狂魔,实际上都是靠大量债务堆积起来的。
大部分基建项目真的很难获得健康的造血功能,所以只能靠房价带动卖地收入,以此来平衡收支。
如果房价不涨了,或者说地不好卖了,这个击鼓传花的游戏恐怕就到头了。
借钱一时爽,还钱火葬场,更何况财政部还明确表示,谁家的孩子谁带走,央行不兜底。
因此,我就在思考一个问题,如果,我是说如果,真的有某个城市兜不住了,发生公开违约,会不会造成其他城市法不责众的从众效应,大家也都不藏着掖着,死猪不怕开水烫。
这时候会怎么办?
好像除了印钱稀释债务,没有别的出路,可以参考90年代那波通货膨胀。
或者把中特估再拉一拉,股市里套现一把,然后帮助各地还债?
似乎也是个办法。
反正这两天的中特估是真的跌惨了,不晓得是洗盘回调,还是偃旗息鼓了。
不过我倒是觉得后面大概率还会有一波拉升,然后史诗级收割,这样债务才能得到缓解嘛。
你们说是不是。
公众号:七叔东山再起